图片来自网络,图文无关
读者来信:
木子李:
大约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,我就感觉我和身边人不一样:作为男生,特别喜欢和长相帅气的男生一起玩。那之后,到大学毕业,我一直这样。即便如此,在网络较为闭塞的那会,依然不知道这种行为叫做“同性恋”。
事实上,在我上大学期间,我有过女朋友,但是,我对女朋友的态度还不如我当时喜欢的一个男同学。
当时,对女朋友是厌倦,但是,对喜欢的男同学则是照顾得无微不至。
真正知道自己是“同性恋”,是工作之后的某天,有位邻居刚好和我“同类”,所以,他对我讲了很多有关“同性恋”的事情,包括:约会场所、聊天软件以及酒吧。
那段时间,我小心翼翼地前往这些地方,去探究这群小众群体。
内心有一份渴望,但是,终究没勇气去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。
转眼,我已经到了适婚年龄,在父母引荐下,我和老婆相亲认识。
如今,我和老婆已经结婚9年,我和老婆的关系看上去风平浪静,但是,只有我自己知道:我渴望一个我喜欢的男生存在,哪怕是每天能聊聊内心的真实,或者一起逛街,我也会觉得欣慰。
事实上,我渴望的人,很难找,所以,这些年,我一直活得很压抑。
相对于“真爱”,我更看重婚姻的完整,只是,对“合适”的男生,依然有那么一丁点的渴望。
木子李编后语:
大部分和异性结婚的同性恋者,在婚前其实就知道自己喜欢同性,也有一部分是在模糊的状态下选择了婚姻,婚后,自己对同性喜欢的部分才真正释放。
无论怎样,作为同妻,都是悲哀的。
相对而言,你还算比较自制,但是,你活得快乐吗?
倘若有一天,你老婆发现了你内心的真实,她快乐吗?
现在,你还能很好地控制自己,那么,为了你老婆和孩子,建议你这辈子永远压抑自己。
不要试图去寻找你欣赏的同性了。
很难寻找,对你老婆和孩子也不公平。
曾在某档节目中,谈及同性情感的时候,蔡康永的眼泪,就说明了这条路有多难走。
他也曾强调,其实他身边也有一些“藏在柜子里”的男生,他依然劝他们不要暴露自己的情感真实。
在当下,不婚族越来越多,一些喜欢同性的人们,以此为契机,用“不婚”替自己“遮丑”,或许也是一种选择。
当然,也期待同性婚姻能早点合法化,至少,目前还不是最好时机。
很多事情的进展都需要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,有些事情的推进,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么简单。